生日快乐,我的国
1949年-2019年,70年的风雨历程,一个百废待兴的中国发展成为今日世界地位举足轻重的国家,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,愈发繁荣昌盛的祖国,让世界看到了东方巨龙苏醒时威武的模样。国之兴则民之盛,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脸上总是流露出自信的笑容。
70年,祖国上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而小编的家乡合肥也是完成了完美的脱变。今天跟随小编的步伐带大家穿越回70年前,看一眼那美丽的江淮小邑如何蝶变成现今“霸都”的。
70年前的1月21日,合肥解放,那时合肥土地面积仅仅只有现在庐阳区的一部分,解放当天人们载歌载舞,欢呼雀跃,也正是从这天开始,合肥翻开了崭新的篇章。
要想富先修路,那时的合肥人口很少,火车站台很小,尽管是小小的站台也经常站不满人,那时火车并不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。现如今合肥站经过多次改造早已焕然一新,另外还增设合肥北城站、合肥南站高铁站,与外接轨,提升出行及流通速度,大幅度提高合肥发展水平。
老火车站VS新火车站
被誉为“安徽第一路”的长江路,刚建成时路宽只有5米,经过上世纪50年代的改造,长江路路宽25米,成为横贯老城区的主干道,而如今的长江路更是成为横穿合肥东西的主干大道。
老长江路VS新长江路
那时候合肥不像现在这么四通八达,更多的是胡同小巷,也就是在这胡同小巷里埋藏了上一辈人们多少的汗水,再看看现在合肥的交通,纵横交错的路网,地铁、公交、高铁、飞机等等多维度立面交通,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。
建筑承载时间刻度,青瓦白墙是老一辈老合肥人对合肥的整体印象,邻里间随意串门是当时唯一的休闲方式,倒也悠闲自在,没有太多娱乐场所和购物场所,直至60年代合肥百货大楼建成,成了人们购物的首选地,周边的马路也开始拓宽了成为老合肥人来来往往的集中地。如今的百货大楼坐落于繁华的淮河路步行街,依然是奢侈品消费集中地。
老百货大楼VS新百货大楼
城隍庙的摆摊小铺,老合肥人就没有没去过的,接地气的消费,承载了上一代人的欢声笑语。老合肥人对城隍庙都会有一定的情节吧!随着合肥的发展,娱乐场所的增加,城隍庙已不在像以前一样充斥着欢笑声,不过政府已在积极改造,相信不久会恢复往日的欢乐!
老城隍庙VS新城隍庙
第一座高楼大钟楼建成于1980年,以82.5米的高度成为当时合肥最高的地标性建筑。
随后市图书馆建成毛主席参观时还曾说过“一个省的主要城市,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”。
大蜀山脚下的打谷场成了人们来合肥游玩必去的景点。
如今霓虹闪烁的三里庵70年代马路边上还是桑田。
还有逍遥津公园里面的大白象滑滑梯、曾经最豪华的酒店长江大旅社现更名为长江饭店、南淝河孝肃桥、中市菜场等等都是属于老合肥人的美好记忆。
时间来到了2019年,楼宇耸立,环天鹅湖办公集中区一座座高楼更是鳞次栉比。万达、银泰、国购、淮河路步行街等等使的合肥成为一座不夜城。对于老合肥人来说那青灰色的记忆也将永远定格在那一秒吧!
1949年-2019年合肥紧跟祖国发展的步伐,一代一代人用勤劳的汗水,赋能合肥发展,一步步从“小城”蝶变“霸都”。百英百利努力拼搏的精神就像老一辈合肥人一样,从8位创始人团队走过大发展阶段,现如今已是100多人规模的专业服务机构,4载春秋深耕车位营销行业,做全国最专业的车位营销企业,百英百利一直在路上。
专业客服为您解疑答惑